说明书

凯莱通 盐酸替扎尼定片 1mg*12片*4板说明书

目录(点击下面对应项,可直接预览信息)
药品名称
主要成分
性状
适应症/主治功能
规格型号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 忌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盐酸替扎尼定片 商品名称: 凯莱通 盐酸替扎尼定片 1mg*12片*4板 拼音全码: KaiLaiTong YanSuanTiZhaNiDingPian 1mg*12Pian*4Ban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替扎尼定。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片。
【适应症/主治功能】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 1.下列疾病造成的疼痛性肌痉挛的改善颈、肩及腰部疼痛等局部疼痛综合征。 2.下列疾病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脑血管意外、手术后遗症(脊髓损伤、大脑损伤)、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
【规格型号】 1mg*12片*4板
【用法用量】 用于疼痛性肌痉挛时:口服。一次2mg,一日3次。应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用于中枢性肌强直时:应根据患者需要而作剂量调整。初始剂量不应超过一日6mg(分三次服用),并可每隔半周或一周逐渐增加2-4mg。通常一日12-24mg(分3-4次服用)的用量已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每天的总量不能超过36mg。
【不良反应】 据文献报道: 1.导致治疗终止的一般性的不良事件:在多剂量,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中,264名病人给予替扎尼定,261名给予安慰剂,药物处理组中包括几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在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安慰剂对照组频率更高。多剂量安慰剂对照研究中,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给药的患者在接受替扎尼定治疗的264名病人中有45名(17%),给予安慰剂的261名患者中有13名(5%)。当退出治疗后,他们常常叙述有2个或以上的停止服药的理由。导致停药的最常出现的不良事件有:疲乏(3%),嗜睡(3%),口干(3%),痉挛程度或张力增加(2%)和头昏(2%)。其中,乏力,嗜睡/镇静,口干和头昏为最常发生的与替扎尼定相关的不良事件,有3/4的病人认为这些不良事件是轻度-中度,1/4的病人认为很严重;这些不良事件有剂量依赖性。 2.单剂量给予安慰剂对照的142名受试者参与的研究中,除了上述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外,还有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2%)。 3.研究中观察到的其他不良反应:在另外的1187例病人临床研究中观察替扎尼定的不良事件。这些研究,有的是随机双盲,有的是开放研究;有的为安慰剂对照研究,有的则未设立对照组;有的为门诊病人,有的为住院病人;有的采用逐渐增量的给药方案。最后的统计结果,以COSTART原则为标准,分为全身不良事件和各系统的不良事件。常见不良事件发生指发生率超过1/100,少见不良事件发生率在1/100~1/1000之间,罕见的不良事件指发生率在1/1000。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这些不良事件发生于替扎尼定治疗过程中,但是不一定是由该药引起。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禁 忌】 1.对盐酸替扎尼定及其他组份过敏的病人禁用。 2.禁止替扎尼定与氟伏沙明或环丙沙星(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2抑制剂)同时使用。临床研究显示替扎尼定与氟伏沙明或环丙沙星同时使用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曲线下面积AUC、消除半衰期t1/2、血药最大浓度Cmax、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所升高,而血浆清除率有所减低。这种药物代谢动力学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
【药物相互作用】 用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盐酸替扎尼定及其代谢产物不影响该酶对其他药物的代谢。盐酸替扎尼定使扑热息痛的达峰时间推迟16分钟,而扑热息痛对盐酸替扎尼定的药动学参数没有影响。乙醇使盐酸替扎尼定的曲线下面积增加约20%,使最大峰浓度增加15%,同时盐酸替扎尼定的不良反应增加,乙醇和盐酸替扎尼定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有相加作用。 4mg盐酸替扎尼定单次或多次给予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与没有同时服用口服避孕药的病人相比,同时服用口服避孕药使盐酸替扎尼定的清除率下降50%。
【注意事项】 1、低血压:替扎尼定为α2受体激动剂(与可乐定相似),可能引起低血压。一项单次给药的临床研究表明,8mg替扎尼定处理组中2/3的病人收缩压或者舒张压下降20%,低血压在给药后1h出现,2-3h达高峰,有时伴有心动过缓,直立位低血压,轻度头痛/头昏,极少数出现晕厥,此低血压效应为剂量依赖性,在单次剂量大于2mg时,开始监测血压。通过调整剂量和在调整剂量前密切注意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明显的低血压可能可以大大下降。另外,当病人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就更大。当合用抗高血压药物时更要警惕,不应该与其他的α2受体激动剂合用。在使用时应告知病人,让患者注意。 2、肝功能损害的危险:替扎尼定偶尔可导致肝损害。在设有对照组的临床研究表明,服用替扎尼定的病人将近5%的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升高,比正常上限高3倍(如原基础值升高者则上升2倍多),而正常对照组仅有0.4%的病人出现类似情况。大多数病例在停药后迅速恢复,没有留下后遗影响的报道。偶尔有症状表现,如恶心、呕吐、食欲减低、黄疸。上市后发现,有3例服用替扎尼定出现肝功能衰竭死亡的报道,1例49岁男性病人,一次6mg,每日三次,服用2周后,出现进行住黄疸和肝大,肝活检显示多中心性坏死,没有嗜酸性细胞浸润,停止用药,病人10天后死于肝昏迷;该患者没有乙型和丙型肝炎的证据,仅使用过奥沙西泮和雷尼替丁,除了替扎尼定,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肝的损害。另外2例,同时使用了有损肝功能的药物。1例同时使用卡马西平,替扎尼定4mg/天,治疗2月后产生胆汁淤积性黄疸,该病人20天后死于肺炎;另1例病人使用了11天的替扎尼定,在发生迅速而致命的肝功能衰竭之前,还使用了2周的丹曲林。因此,在服用替扎尼定的6个月(1,3,6月)以及6个月后根据具体的临床实际情况,应定期检测病人的转氨酶,并且在已有肝损的病人使用该药更要谨慎。 3、镇静作用:通过多剂量设有对照的临床研究表明,48%的病人主述出现此不良事件,其中10%的患者比较严重,而对照组仅有不到1%,并且,镇静效应在调整剂量的第一周后达高峰,在维持给药期基本稳定;单剂量研究发现,该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在服用该药后30分钟开始出现,1.5h达高峰,一般持续6h,剂量过大(16mg)有51%的患者6h后仍昏昏欲睡,对照组或者8mg剂量组仅有13%。镇静作用可能干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因此,病人应该被告知该药有镇静作用,而某些职业如驾驶员,操作机械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病人更应警惕,并同时提醒,如果同时服用其他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氯苯氨丁酸,苯二氮卓类,乙醇等)时,其镇静作用将被加强。 4、致幻和精神样作用:替扎尼定与致幻作用有关。在两项北美的临床研究中,3%(5/170)的患者报告在头6周内有视幻觉或错觉出现,其多数人能意识到此现象是非真实的,其中1例发展为有幻觉的精神病,其中有1例该不良事件持续到停药后2周多。 5、心血管:犬长期毒性研究(相当于人最大用量)发现该要可致QT间期延长和心动过缓;在设有对照的临床研究中尚未进行心电图评估;而在单剂量对照研究中,伴有血压的降低出现脉搏率减慢。 6、眼科:相当于临床最大推荐用量的动物研究发现,替扎尼定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视网膜退化和角膜混浊,但未见于临床实验中。 7、伴肾损病人的应用:在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小于25mg/min)的病人,其清除率下降50%,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在这些病人,单次用量要减少;如果需要较大剂量,则可增加单次用量,而不是增加给药次数;在开始使用时就应进行监测,而一般不良反应(口干、嗜睡、乏力、头昏)的加重将是潜在过量的指征。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方面的安全性尚未充分评价。
【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主要在肾脏进行排泄,所以在很多使肾机能低下的情况,对老年患者,此药可使血药浓度持续升高,故要注意减少用量;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老年患者用药应慎重。
【药物过量】 已有报道1例46岁患有硬化症的男性病人,1次服用100片(4mg/片)替扎尼定后迅速出现昏迷,体检没有发现瞳孔扩大的眼球震颤,病人出现Cheyme-Stokes样呼吸的明显呼吸抑制,通过洗胃和呋塞米和甘露醇强迫利尿,病人在几小时后苏醒,没有后遗症,实验室检查正常。有鉴于此,如果发生过量,首先应确保气道的通畅,其次进行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监测。
【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替扎尼定为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能是通过增强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而降低强直性痉挛状态。动物实验显示,替扎尼定对骨骼肌纤维和神经肌肉接头没有直接作用,对单突触脊髓反射的作用弱。替扎尼定对多突触通路的作用最强,这些作用被认为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易化性降低有关。 2.毒理研究 1)遗传毒性:替扎尼定Ames试验、哺乳动物基因突变试验、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中国仓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细胞遗传学试验、小鼠显性致死诱变试验和小鼠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2)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给予替扎尼定10mg/kg,雌性大鼠3mg/kg(以mg/m2计算,分别相当于人最大推荐剂量的2.7倍和1倍),未见对生育力的影响。雄性大鼠给予替扎尼定30mg/kg、雌性大鼠10mg/kg时,生育力下降,母体出现镇静、体重减轻和运动失调等症状。大鼠给予替扎尼定3mg/kg、家兔30mg/kg(以mg/m2计算,分别相等于人最大推荐剂量的1倍和16倍),未见致畸作用。给予1~8倍于人最大推荐剂量的替扎尼定可延长大鼠的妊娠期,导致围产期幼鼠丢失增加、发育迟缓。家兔给予替扎尼定1mg/kg及更高剂量下,胚胎着床后丢失增加。 3)致癌性:小鼠经口给予替扎尼定剂量达16mg/kg,连续78周,大鼠经口给予替扎尼定剂量达9mg/kg,连续104周(按mg/m2计算,分别相当于人最大推荐量的2倍和2.5倍),肿瘤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增加。
其他盐酸替扎尼定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