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利他之 普伐他汀钠片 20mg*10片说明书
目录(点击下面对应项,可直接预览信息)
药品名称
主要成分
适应症/主治功能
规格型号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 忌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药理毒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普伐他汀钠片
商品名称: 富利他之 普伐他汀钠片 20mg*10片
拼音全码: FuLiTaZhi PuFaTaTingNaPian 20mg*10Pian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马来酸依那普利。其化学名称为:马来酸依那普利;N-[(S)-1-(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Z)-2-丁烯二酸盐(1:1)。分子式:C20H28N2O5·C4H4O4。
【适应症/主治功能】
各期原发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本品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本品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规格型号】
20mg*10片
【用法用量】
成人开始剂量为10mg~20mg,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一日最高剂量40mg。
【不良反应】
可有头昏、头痛、嗜睡、口干、疲劳、上腹不适、恶心、心悸、胸闷、咳嗽、面红、皮疹和蛋白尿等。必要时减量。如出现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禁 忌】
对本品过敏者或双侧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忌用。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考来烯胺前一小时或后四小时给予本品或在服用考来替泊和标准膳食前一小时给予本品,其生物利用度和治疗作用在临床上都没有明显的下降,若同时服用上述二药中任一个品种,则本品生物利用度下降40%~50%。
与安替比林联合应用时,并不影响细胞色素P450系统对安替比林的清除,由于本品无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作用,所以不会与其它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奎尼丁)产生明显的相互作用。
与华法令合用,本品稳态时的生物利用度参数不改变,本品不改变华法令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长期服用该二药,对华法令的抗凝作用不产生任何改变。
与阿司匹林、制酸剂(在服用本品前一小时给予)、西咪替丁、吉非贝齐、烟酸或丙丁酚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未见显著差异,服用制酸剂及西咪替丁后可改变本品的血药浓度,但并不影响疗效。
与利尿剂、抗高血压药、洋地黄、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阻滞剂或硝酸甘油等药物合用未见明显的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症状性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极少发生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服用本品的高血压病人由于利尿剂治疗、饮食限盐、透析、腹泻或呕吐等而致血容量不足,则较有可能发生低血压。在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衰病人中,曾观察到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心衰程度较重的病人发生的可能性最大,这从用大剂量利尿剂、低血钠或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就能反映出来。这类病人应在医疗监测下开始治疗,而且每当调整本品或/和利尿剂的剂量时,都应密切随访观察。同样的处理也适用于患缺血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病人,因为在这些病人中血压下降过多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如果出现低血压,病人应仰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短暂性低血压反应并不是继续用药的禁忌,通常在扩充血容量后,一旦血压上升,便可给药。一些血压正常或偏低的心衰病人服用本品后,可能出现全身血压进一步下降,这种作用是预料中的,且通常不必因此而停止治疗。如低血压出现症状,则有必要减少剂量和/或停止使用利尿剂和/或本品。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与所有的血管扩张剂一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左室流出道梗塞的病人时,应该谨慎。肾功能不全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始治疗后发生的低血压可使一些病人的肾功能进一步受到某些损伤。已有报道这种情况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通常都是可逆的。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需要减少本品的剂量和/或减少用药的次数。一些双侧肾动脉狭窄或独肾且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曾出现血尿素和血清肌酐增高,通常停止治疗可获逆转,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是如此。某些以前没有明显肾脏疾病的病人当同时使用利尿剂时,通常有轻度和一过性的血尿素和血清肌酐的升高,可能需要减少剂量和/或停用利尿剂和/或本品。过敏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据报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本品)的病人偶有报告发生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者,这可在治疗期的任何时间发生。这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的监护,以保证在病人出院之前症状完全消退。尽管抗组织胺药物对解除症状很有用,但当肿胀局限于面、唇部位时,一般可以不经治疗而消失。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喉部水肿可能导致死亡,当水肿发生在舌、声门或喉部时,可能引起气道阻塞,应立即给予适当治疗,包括诸如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溶液(0.3-0.5 mL)和/或立即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据报道,与非黑色人种相比,黑色人种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造成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要高。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无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的人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危险性可能增高。用膜翅目昆虫的毒液脱敏时的过敏样反应 当用膜翅目昆虫的毒液对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进行脱敏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样反应,这种情况较罕见。在每次脱敏前,暂时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避免这种反应。血液透析的病人 用高透量膜(如AN69)进行透析的同时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曾报告过有类过敏反应发生。对这类病人应考虑用另一类型的透析膜或用另一类的降压药。咳嗽 据报道,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引起咳嗽,其特点是无痰、持续,停药后可消失,在鉴别诊断咳嗽时,应考虑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咳嗽的可能性。手术/麻醉 对于正在进行大手术或使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的病人,由于代偿性肾素的释放,依那普利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如果发生低血压且考虑是上述机制所致,则应扩充血容量加以纠正。
【药理毒理】
本品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初期阶段的限速酶,本品可逆性地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本品从二方面发挥其降脂作用,第一是通过可逆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细胞内胆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的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LDL-C的分解代谢及血液中LDL-C的清除;第二,是通过抑制LDL-C的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在肝脏中的合成从而抑制LDL-C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