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红霉素肠溶胶囊 0.25g*10粒(肠溶微丸)说明书
目录(点击下面对应项,可直接预览信息)
药品名称
主要成分
性状
适应症/主治功能
规格型号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 忌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红霉素肠溶胶囊
商品名称: 999 红霉素肠溶胶囊 0.25g*10粒(肠溶微丸)
拼音全码: 999 HongMeiSuChangRongJiaoNang 0.25g*10Li(ChangRongWeiWan)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碱。
【性状】
本品为无色透明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微丸。
【适应症/主治功能】
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嗜血流感。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等
【规格型号】
0.25g*10粒(肠溶微丸)
【用法用量】
口服,建议饭前1小时使用。本品常用推荐剂量如下:成人250mg(一粒),每6小时一次。如果采用每日两次的用药方法,则建议每次500mg(2粒),每12小时一次。儿童30~50mg/公斤/天,分2次服用。
【不良反应】
1.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 2.过敏反应:风疹、轻度皮疹。 3.有听力暂时损害报道,发生于肾功能不好且用药量大的患者;有报道口服红霉素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黄疸。
【禁 忌】
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红霉素可抑制卡马西平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2.红霉素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用。 3.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红霉素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宜注意。两者必须同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4.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脑膜炎等治疗时,两者不宜同用。 5.除二羟丙茶碱外,红霉素与黄嘌呤类同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同用六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红霉素血清峰值成正比。因此在同用疗程中和疗程后,黄嘌呤类的剂量应予调整。 6.与溴隐停合用会增加后者的血药浓度,这可导致抗震颤麻痹的活性增强和过量多巴胺类药症状的出现。 7.与地高辛合用会增加后者的血药浓度,甚至达到中毒水平。建议要进行临床与心电图监测,必要时要调整地高辛的用量。 8.与环孢菌素合用:红霉素能增加血液中环孢菌素及肌酐的水平,合用时要监测肾功能,测定血浆环孢菌素的水平,调整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环孢菌素的用量。 9.有因同时使用红霉素和含有麦角胺的药物或其它由麦角胺衍生物的血管收缩剂而引起的可能伴有肢端坏死的麦角中毒征兆的报道。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长期使用红霉素可导致耐药或真菌的感染。若出现双重感染,请停止使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儿童用药】
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分2次服用。严重感染可加倍。或遵医嘱。百日咳:建议40~50mg/kg/天,治疗5~14天。
【老年患者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一旦药物过量,应停止给药。红霉素不能用腹膜透析或血透析来消除。
【药理毒理】
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敏感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属、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胎儿弯曲菌也有抑制作用。非临床毒理研究:对大鼠长期(2年)研究,口服红霉素无致癌、致基因突变的证据;对于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研究未发现其对生殖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