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科乐 更昔洛韦胶囊 0.25g*36粒说明书
目录(点击下面对应项,可直接预览信息)
药品名称
主要成分
性状
适应症/主治功能
规格型号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 忌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更昔洛韦胶囊
商品名称: 丽科乐 更昔洛韦胶囊 0.25g*36粒
拼音全码: KeYi GengXiLuoWeiJiaoNang
【主要成分】
本品的活性成分为更昔洛韦。
化学名:9-(1,3二羟基2-丙氧甲基)鸟嘌呤
分子式:C9H13N5O4
分子量:255.23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主治功能】
本品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规格型号】
0.25g*36粒
【用法用量】
肾功能正常情况下:
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在诱导治疗后,推荐维持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也可在非睡眠时每次服500mg,每3小时1次,每日6次,与食物同服。维持治疗时若CMV视网膜炎有发展,则应重新进行诱导治疗。
晚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CMV病的预防:预防剂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
器官移植受者CMV病的预防:预防剂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用药疗程根据免疫抑制时间和程度确定。
若患者肾功能减退,则应根据肌酐清除率酌情调整用量,见下表:
1.肌酐清除率(ml/min)≥70;更昔洛韦胶囊剂量: 1次1000mg,1日3次;或1次500mg,1日6次,每隔3小时服1次
2.肌酐清除率(ml/min)50-69;更昔洛韦胶囊剂量: 1天1500mg或500mg,1日3次
3.肌酐清除率(ml/min)25-49;更昔洛韦胶囊剂量: 1天1000mg或1次500mg,1日2次
4.肌酐清除率(ml/min)10-24;更昔洛韦胶囊剂量: 1天500mg
5.肌酐清除率(ml/min)<10; 更昔洛韦胶囊剂量:继血液透析后,每周3次,一次500mg
【不良反应】
本品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罕见: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血压降低、寒战、血尿、血尿素氨增加、脱发、瘙庠、荨麻疹、血糖降低、浮肿、周身不适、肌酐增加、嗜伊红胞增多症等。有巨细胞病感染性视网膜炎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剥离。
【禁 忌】
对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地丹诺辛:在口腹本品前2小时或同时服用地丹诺辛,可使地丹诺新稳态AUC0-12增加111±114%。在口服本品前2小时服用地丹若辛,更昔洛韦的稳态AUC下降21±17%,但两药同时使用时更昔洛韦的AUC不受影响。两种药物的肾清除率均没有显著改变
齐多夫定:当口服本品每次1000mg,每8小时1次和齐多夫定每次1000mg,每4小时1次时,更昔洛韦的平均稳态AUC0-8下降17±25%。齐多夫定稳态AUC0-4增中19±27%。由于齐多夫定与更昔洛韦均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一些患者可能不能耐受两种药物的全量联合使用。
丙磺舒:当口服本品每次1000mg,每8小时1次和丙磺舒每次500mg,每6小时1次时,更昔洛韦的平均稳态AUC0-8增加53±91%,肾清除率降低22±20%,这种相互作用与竞争肾小管分泌有关。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同时接受本品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患者有出现无显著特点的癫痫发作的报道,故除非潜在获益超过风险,这些药物不可同时使用。
其他药物:抑制快速分裂细胞群如骨髓、精原细胞、皮肤生发层和胃肠道粘膜细胞复制的药物与更昔洛韦合用均可增加毒性。因此,此类药物如氨苯砜、戊烷脒、5-氟胞嘧啶、长春新碱、长春碱、阿霉素、二性霉素B、甲氧苄氨嘧啶/黄胺甲基异恶唑复合物或其他核苷类似物仅可在潜在狭益超过风险时与本品同时使用。
【注意事项】
1.给患者的信息: 更昔洛韦的主要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必要时需进行剂量调整包括停药。应强调在治疗中密切接受血细胞计数检查的重要性。更昔洛韦与肌酐升高有关。
更昔洛韦可能造成胎儿损害,不建议妊娠期使用。建议育龄女性在使用本品治疗时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男性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至少90天应避孕。
(1)HIV阳性患者:本品与齐多夫定同时使用可能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与地丹诺辛同时使用可引起血清地丹诺辛浓度显著提高。
(2)HIV阳性伴CMV视网膜炎患者:更昔洛韦不是CMV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免疫损伤的患者在治疗中和治疗后可能持续经历视网膜炎的发展过程。建议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最少4至6周进行1次眼科随访检查。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
(3)器官移植受者:在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本品的器官移植受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者,如环孢菌素和两性霉素B。虽然此毒性反应的特异性机制尚未确定,且大多数病例为可逆反应,但在同一试验中,接受本品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提示本品起重要作用。
2.实验室检查: 由于接受本品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频率高,推荐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特别是以往使用更昔洛韦或其他核苷类似物出现白细胞减少或在治疗开始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个/μl者。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密切监测血清肌酐的清除率以进行必要的剂量调整。
【儿童用药】
接受本品治疗的儿童不良事件与成人相似,最常报告的是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在潜在的获益超过风险时方可给儿科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一般来说,由于老年患者肝、肾或心脏功能减低,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或药物治疗,所以对老年患者选剂量时应特别小心,通常从剂量范围的最低点开始。
【药物过量】
未见口服本品过量的报道。剂量高达6000mg/天时,一次1000mg,一天6次或一次2000mg,一天3次,除发生短暂性白细胞减少外,未见其他毒副作用。对于用药过量患者,透析和水化能降低药物血浆浓度。必要时可考虑使用造血生长因子。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为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其作用机理是:更昔洛韦首先被巨细胞病毒(CMV)编码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酸盐,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在CMV感染的细胞内,三磷酸盐的水平比非感染细胞中的水平高100倍,提示本品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优先磷酸化。更昔洛韦一旦形成三磷酸盐,能在CMV感染的细胞内持续数天。更昔洛韦的三磷酸盐能通过以下方式抑制病毒的DNA合成: 1)竞争性地抑制病毒DNA聚合酶; 2)共同进入病毒DNA内,从而导致病毒DNA延长的终止。
临床已证实,本品对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的感染有效。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本品Ames试验结果阴性。体外试验中,更昔洛韦可增加小鼠淋巴瘤细胞的突变和人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在小鼠微核试验中,更昔洛韦静脉注射给药量相当于临床暴露量的2.8至10倍时,有致裂变作用,但在与临床暴露量相当时无此作用。
生殖毒性:雌性小鼠静脉给予更昔洛韦的暴露量约为临床暴露量的1.7倍时,可引起交配行为减少,生育能力减低,并增加胚胎死亡率。每日口服或静脉给予本品0.2-10mg/kg时,可引起雄性小鼠生育力下降,并降低小鼠和狗的生精能力。更昔洛韦静脉给药,对家兔和小鼠均显示有胚胎毒性,并对家兔有致畸作用。在相当于2倍临床暴露量下,至少85%的家兔和小鼠出现胚胎重吸收。在家兔观察到的作用包括:胚胎生长迟缓,胚胎死亡,致畸和/或母体毒性。致畸作用包括:上颚裂,无眼畸形/小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肾和胰腺),脑积水和短颌。在小鼠,可观察到母体/胚胎毒性和胚胎死亡。雌性小鼠在交配前、孕期和授乳期,每日静脉给予更昔洛韦(相当于临床暴露量的1.7倍),可引起达1月龄的雄性动物后代睾丸和精囊发育不全,以及胃的非腺体区病理改变。
致癌性:小鼠长期(18个月)经口给予更昔洛韦剂量为20和1000mg/kg/日时,有致癌作用。当剂量为1000mg/kg/日时,显著增加雄性小鼠包皮腺、雄性和雌性小鼠前胃(非腺性粘膜)、雌性小鼠生殖组织(卵巢,子宫,乳腺,阴蒂腺和阴道)及肝脏的肿瘤发生率。当剂量为20 mg/kg/日时,轻度增加雄性小鼠包皮腺和副泪腺、雄性和雌性小鼠的前胃和雌性小鼠肝脏的肿瘤发生率。当小鼠服用更昔洛韦剂量为1mg/kg/日时,未观察到致癌作用。
其他更昔洛韦胶囊说明书